每一個愛喝茶的人,大概都有一個開茶館的夢想,開一間小茶館,用一杯茶盞盛裝我們所有的時光,因茶而聚,因聚而茶,把日子泡在茶里煮著過。
茶與茶文化,結(jié)合著經(jīng)濟生活和社會民俗,便有了茶館。
茶館也有叫茶樓的,或者茶坊、茶肆、茶寮、茶室等的,是固定的、專門供人品茗的場所。
茶館的始祖不知是誰,據(jù)說晉時已有提器往市鬻茗的,但那只能算作是流動茶攤,充其量是茶館的雛形,其功用,也僅在解渴。
真正的茶館,也許起源于唐代——《封氏見聞錄》載:“自鄒、齊、滄、棣,漸致京邑城市,多開店鋪,煎茶賣之,不問道俗,投錢取飲?!?/p>
大唐政治穩(wěn)定、經(jīng)濟繁榮,加之陸羽《茶經(jīng)》的問世,使得“天下益知飲茶矣”,因而茶館盛行,也是必然。至宋代,像杭州這樣的城市已是“處處有茶坊”,且布置奢華,或“刻花架,安頓奇松異檜等物于其上,裝飾店面”,或“張掛名人書畫”,是成熟而專業(yè)的茶館了。
當時的茶館已經(jīng)具有多重功能,如供人品茗小吃、談生意、做買賣,或各式演藝、各種聚會等。
這種綜合功能一直延續(xù)到現(xiàn)在。稍有些規(guī)模的茶館,其經(jīng)營項目,都不單單是茶水,還有諸如茶葉茶具、古玩字畫、奇石美玉之類。人們不僅可在此解渴、充饑,還能消閑、敘誼、雅集、購物,慰藉忙碌生活背后日益疲憊的心靈。
茶館可容納三教九流、能聚集人間萬象。因為即使不懂茶、不愛喝茶的人也都能來,吃吃喝喝、說說笑笑,是對誰都適宜的。
不僅無事能來,有事也能來:議事買賣,也多有約在茶館的,因茶館既是公共場合,便能減少很多尷尬;布簾隔開的單間有一定的私密性,又可讓人安心講談;相熟或初見,有了茶水和美食的橋梁,便都不至于冷場;若論環(huán)境,既沒有飯店的油煙嘈雜,又能顯出宴請者的品位來,正是雅俗共賞;茶位費雖不低,也并不昂貴,按人頭計費,便于主人控制預算,即使遇到胃口大的,自助式的餐臺有的是源源不斷的食物,不致怠慢了客人。
北方人愛熱鬧,所以像成都、北京這樣的北方茶館大多曠放,市井氣息極濃。一個小方桌,幾把竹椅子,破了口的蓋碗里很可能是釅釅的茉莉香片,旁邊隨意散落著些瓜子蜜餞,喝茶的人有一口沒一口地嘬著,心思多半不在茶上,小到家長里短、大至國際形勢才是席間的主角——成都叫“擺龍門陣”,北京叫“侃大山”,在茶館是最適宜做的事。
南方人好清靜,因此如杭州、上海之類的南方茶館就精致得多。其布置往往都很有風格,諸如異國風情者、中式宮廷者、田園野趣者,大多富于意趣。價格雖不能說奢侈,也算不菲了。
這里的茶也稍有些講究,但仍舊不是主角——繁華的路段、別致的環(huán)境、精美的點心,也許是價格的主體吧,而來此喝茶的人或是談生意做買賣,或是談戀愛劈情操,多半是輕聲細語的。
最得地利的茶館,應是那些山間河畔的野茶館。這類茶館消費不高,布置簡陋,茶更是隨意的,但妙在有山光水色,出現(xiàn)的地方又是游客精疲力竭急需休息的位置,并且通常又兼做觀景臺——在山水之間,只需粗茶一壺,便能給人以美妙的浮想!我以為,這是最有自然真趣的茶館。
在這些野茶館最要緊說的話,便是向老板打聽上山或下山的路,哪些景點是必看的、此地過去還要多少時間之類,或者也問些當?shù)厝说纳嬶L俗,純是過客的姿態(tài)。
最有人氣的茶館,我想是我們這里早先那種叫老虎灶的地方吧,可能那時在江南的城鄉(xiāng)結(jié)合部常見的。老虎灶本身是賣開水的,但也多連帶經(jīng)營茶館,或伴著茶館一起開。
老虎灶邊排隊打開水是司空見慣的,這大概是為了節(jié)約燃料的緣故吧,好像打一壺開水幾分錢或者后來變成幾毛錢,總要比自己燒的劃算些。
很多人,尤其是男人,會在打開水的時候順便拿個搪瓷大缸,里面放著幾片隨便什么的茶葉,打完開水再泡一大瓷缸的茶——這是不算錢的。接著先要吹著漂在上面的茶葉,呼嚕著嘴喝兩口,避免走路時灑出來(實在灌得滿了些),然后才拖著鞋踢踢踏踏地回去。
也有好事者,不急著回去,或者家子婆也沒有在催,便索性坐下來喝一會,和老虎灶的老板或者同樣好事無聊者,一起“吹吹牛皮、嘎嘎山湖”。茶飽話足,就站起來再續(xù)一大瓷缸水,跟老板說句“走了,家子婆要罵了”踢踢踏踏走遠。
老虎灶和它一起的茶館如今只在我兒時的記憶中,上海時下最多的便是裝飾豪華的自助式茶館。
有一段時間我很迷戀這些仿古得有些兒穿越感的茶館,但得閑時,便在一扇扇不同的、又有些類似的花窗邊,作思古的遐思、寫一些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文字,然后讀它們,仿佛在和自己說話。
后來我在某一個茶館找到了我的終生伴侶,然后一起打造了自己的私房茶廬,那些清飲的、自助的茶館便都被我疏遠了。
又是一年七夕節(jié),這是我們的結(jié)婚紀念日,我忽又想起當年的茶館生涯。所幸它們?nèi)匀辉?,于是訂了位置去懷舊……
茶館是一個地方,但對很多人來說,也是一種生活方式。那些或曠放、或精致,或山野、或世俗的茶館,那些熱鬧又寧靜的說話,是很多人生命里燦爛的陽光。而茶館之于我,則更像是一壺普洱茶:他沉淀了歲月的醇香,還泛著些俗世的浮塵,雖然從過去走來,現(xiàn)在仍舊真實地活在我的日子里。
說到這,不免想起老舍的《茶館》:名為茶館,說的卻是社會的事?;蛘撸瑥哪撤N程度上來說,茶館和茶館里來來往往的茶客,還有他們的你言我語,都反映了復雜的社會狀態(tài)吧。吃飽喝足、事必話罷,走出茶館的門,依舊各奔東西、過各自的日子去——那茶的滋味也許流入心里、也許消逝,那茶館的光陰卻將是永恒的記憶!
編輯 / 初空 ? 圖片 /姚建靜、攝圖網(wǎng)